当前位置: 太阳集团新闻
《人民日报》聚焦学院构建石油工程认知实践教学新体系
作者: 发布者:张家馨 审核人:侯健 发布时间:2025-08-20 访问次数:30

【本站讯】8月19日,《人民日报》以“构建石油工程认知实践教学新体系”为题,报道我们创新构建全景式教学模式,打造“思政铸魂、认知重构、创新赋能”育人新范式的典型做法。

suncitygroup太阳新城:构建石油工程认知实践教学新体系

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、能源革命深入推进的当下,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以张黎明教授《石油工程认知实践》课程为突破口,创新构建“游、学、展”一体化的全景式教学模式,打造“思政铸魂、认知重构、创新赋能”的育人新范式,涵育青年学子能源报国情怀。

“思政铸魂”夯实价值根基

针对新生对专业认知度不足的情况,学院创新构建“有广度、有高度、更有温度”的思政育人体系,激发学生专业热情。

学院首创“多维浸润”育人模式,让思政课堂走出校园:在胜利油田华八井旁,聆听“人拉肩扛”的会战故事;在长庆油田数智化油气藏研究中心,见证AI赋能传统工业的智能化场景,让学生们沉浸式体会一代代石油人的艰辛奋斗历程,让石油精神可触可感。

同时,学院坚持以美育人,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。学生们排演石油话剧、举办“石油诗会”、传唱《我为祖国献石油》,以艺术形式与老一辈石油人开展交流对话。

“认知重构”培育工程思维

学院创新构建“全链贯通·虚实相生”的实践教学平台,系统重塑学生对石油工业的认知体系。

贯通产业链条,拓展认知维度。学院联合油田专家重构课程体系,涵盖油藏、钻井、采油、油田化学四大核心环节,构建“井场—研究院—实验室”有序衔接的实践场景,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石油开发知识框架。

融合前沿科技,提升认知层次。依托学科优势,将数字孪生、旋转导向钻井等新技术引入课堂。通过院士“云端讲堂”和科研成果转化流程介绍,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前景。

创新虚实结合,深化认知理解。针对地下油藏等不可见场景,开发“智能钻井虚拟仿真平台”等VR教学模块,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体验千米深的地下作业环境,有效解决其“现场难观摩、原理难理解”等问题,实现从“见树木”到“见森林”的认知飞跃。

“创新赋能”激发内生动力

重构传统评价体系,学院打造“创新驱动·立体评价”的创新育人生态,全面释放学生的创造活力。

创新实践项目化。设置“装备模型制作”“工艺模拟”等阶梯式实践课题,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从选题到落地的全过程,实现知识原理向实践运用的转化。

竞赛培育常态化。建立“实践—竞赛”联动机制,通过路演展示、质询答辩等环节,系统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与综合表达能力。近5年来,学生获得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级以上奖项22项,获授权专利9项。

展示平台多元化。搭建“认知展说、过程展现、创新拓展、铸魂展演”四大平台,构建涵盖视频制作、电子报告、项目路演等形式的立体展示体系,实现从知识考核到综合素质评价的转变。

学院创新育人体系成效显著,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先进典型郭福贵等一批优秀代表。如今,“我为祖国献石油”的铿锵誓言已深入学院师生的内心,激励新一代石油人接续奋斗。


相关链接:suncitygroup太阳新城:构建石油工程认知实践教学新体系